无人叉车复合增速或超5成,智能化程度成发展瓶颈
当光伏、新能源、消费电子等新兴制造业面临快速迭代,产业制造对移动机器人的需求开始具象化,行业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。然而,内外需不振、产业周期性回落、直接融资渠道不景气等,却又限制了移动机器人行业出现“戴维斯双击”。
而作为移动机器人中较受关注的无人叉车,其也被认为是未来能实现快速渗透的细分领域之一。
近日,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披露的《2023年无人叉车产业发展蓝皮书》显示,国内无人叉车市场规模初见起色,渗透率在2022年首次突破1%,达到1.65%,并且有望在2023年突破2%。
同时,GGII判断,到2027年,国内无人叉车市场容量年复合增速将达到50%左右,届时国内无人叉车市场规模则将达到175亿。
GGII还在《蓝皮书》中提及行业主体概况,应用场景与案例,细分行业需求及痛点,以及行业当下的竞争格局等。
据悉,GGII披露的蓝皮书,包括国自机器人、艾吉威机器人、斯坦德机器人、木蚁机器人、海豚之星等国内无人叉车头部企业联合调研。而在蓝皮书发布会上,各家企业代表也表达了他们对无人叉车行业的理解。
“我们18年在青岛轮胎工厂做落地的项目,他们一直用了5年,实现了产量翻番,”国自机器人产品总监金律君表示,借助精密控制,物料管理和质量维护,公司得以减少安全事故,降低僵尸料留存。
金律君还表示,由于电气化的提高,无人叉车的线控程度提高,使得无人化可以进入更大载量的AGV设备。
“无人叉车的渗透率现在虽然在逐年50%以上提高,但其实总渗透率也只有1.6%,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当前重吨位叉车的电气化进程不足。随着2025年碳中和,这种叉车会慢慢进入电气化时代,对于无人叉车发展的规模化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。”他指出。
“托盘是全球数量最多的标准化载具,叉车是全球搬运使用频次最多的搬运工具,市场规模非常巨大。”木蚁机器人CTO张硕上表示:“但之所以现在渗透率还不高,主要是由于智能化程度对渗透造成的阻碍。”
海豚之星首席科学家任沁源告诉记者:“我们在试图构建一些完全为无人化设计的场景,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很理想。这些场景在美国和欧洲有一些,但在中国和世界大部分地方很难实现。事实上在所谓的标准化场景中,依然会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场景。”
任沁源还指出,如果机器人足够聪明,经营者就能足够“傻瓜”,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,但这条路会很久。“估计要到30年到50年以后。这种智能化进程事实上是在不断的叠加,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是无人叉车也好,智能机器人也好,依然在这条路上往前走。”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